在每年的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中,从《审计》场上败下阵的同学不下少数,那么究竟在哪里失了手,为何失了手,现在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从答题上分析。
第一,客观题知识点开始抽取边边角角的内容。纵观整个客观题,其实最中心的内容并未有很大的调整。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过于重视授课老师提出的各大重点内容,以至于忽略了部分具有可考性的内容。这些被忽略的内容,恰好是同学们通常只过一遍或两遍的那一块儿内容,由此成为无意丢分的部分。
第二,主观题作答技巧性十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准则内容逐步理解并转化为自己实实在在可以掌握的东西,对此是非常赞同的。但是在考试的作答中,并不建议同学们将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点内容以大白话的方式呈现在试卷中。将专业知识的理解转述在试卷中,不能丢失原有的专业名词和专业表述。虽然对于主观考题内容的判断并不要求一字不落的准则要求的内容表述出来,但在作答的过程中也要尽量的贴合准则的内容。
最后,从同学们自身来进行分析。
第一,专业知识掌握仍不到位。考试未能通过的同学不乏这么几类:“学了但总是卡在几个知识点上”、“学了但是没做练习”、“学了也练习了却总是欠点火候”……为什么大多数很用心学习的同学总是差三五分,甚至只差一分呢。《审计》本来很多内容都需要记忆背诵,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即使背诵也未必能够很好的运用到考题上,因此建议将内容理解并吃透。
第二,过于轻敌。第一年考了四十几或五十几分的同学们,至少一半一上的人在第二年都会觉得“就差这些分我就稍微努力一下就过了”,然后这一部分人里就有一小部分第二年还是四十几或五十几分。不是差一分就做一分的努力,差十分就做十分的努力。第一次考试落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只针对薄弱的地方,每一次学习都要像第一次接触到审计的时候,已经稳拿稳赚的知识点也要尽可能的过一遍。
第三,挫败后的心态很重要。这一点着重针对拿到成绩之后,开始萌生放弃的念头,以及浮躁或懈怠的同学。既然下定决心征服这座大山,走到半山腰时一个大风给你刮懵了就放弃,这样是不是太low了。
《审计》就是这样的一座山,你以为你爬到顶峰,但其实是恰好站在临近顶峰的一个小尖尖角上,大风、滚石都是常有的,要征服它就要先爱它,像对待初恋一样的不吝付出。这个比较“虐”的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一定能让你顺利登顶,通过考试。
特别推荐:学做武松打倒拦路虎——注会《审计》怎么学【菜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