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中国CPA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财经资讯

经济学家调研显示:CPI再创新高 二季度GDP增速放缓
      2011-07-06 09:41:5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13.3%)

    最佳预测:13.2%

    魏凤春:中信建投

    章 俊:摩根士丹利

    屈宏斌:汇丰银行

    丁安华:招商证券

    连 平:交通银行

    陈兴动:法国巴黎银行

    丁 爽:花旗集团

    5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6月预测:

    魏凤春:13.9%

    章 俊:13.5%

    屈宏斌:本期暂缺

    丁安华:13.0%

    连 平:13.1%

    陈兴动:本期暂缺

    丁 爽:13.0%

    ● 固定资产投资

    预测均值25.6% 有所回落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

    调研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25.6%,低于1~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增速水平(25.8%)。其中,德意志银行给出了最小值24.8%,银河证券给出了最大值26.1%.

    虽然上半年可能出现回落,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半年有望回升。据媒体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6月9日要求,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的建设任务为1000万套。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三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5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6月预测:

    潘向东:26.1%

    ● 外贸

    进出口增速减缓 顺差有所扩大

    6月进出口增速较上月出现回落,但贸易顺差规模却有所扩大。

    调研数据显示,6月贸易顺差预测均值为143.5亿美元,高于海关总署公布的5月份规模(131亿美元)。其中,银河证券给出了最小值90.7亿美元,国泰君安给出了最大值241亿美元。在参加调研的20家机构中,12家机构所给数值大于5月规模。

    在出口方面,调研数据显示,6月出口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7.9%,中位数为17.2%,均低于海关总署公布的5月水平(19.4%)。其中,瑞穗证券给出了最小值14.5%,国泰君安给出了最大值27.6%.

    沈建光指出,6月PMI进口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双双回落,显示了国内外需求减少对于外贸活动的影响。他表示:“出口指数下滑主要缘于海外经济走弱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欧洲重启债务危机影响了中国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出口情况。同时,国内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上涨、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取消、人民币继续升值等,也相应加大了中国出口商的压力。”

    在进口方面,调研数据显示,6月进口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25.7%,中位数为25.6%,均低于海关总署公布的5月水平(28.4%)。其中,民生证券给出了最小值19.6%,银河证券给出了最大值33.4%.

    6月PMI进口指数为48.7%,回落至50%以下。沈建光分析称,进口指数下滑主要缘于收紧的国内货币政策对其产生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考虑到部分奢侈品关税逐步降低、个人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币保持强势,预计下半年进口回落有限。

    2011年前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25.8%)

    最佳预测:25.8%

    潘向东:银河证券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5月进口同比增速(28.4%)

    最佳预测:28.5%

    滕泰:民生证券

    5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6月预测:

    滕泰:195.6%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5月贸易顺差(131亿美元)

    最佳预测:140亿美元

    杨青丽:交银国际

    5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6月预测:

    杨青丽:96亿美元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5月出口同比增速(19.4%)

    最佳预测:19.2%

    潘向东:银河证券

    5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6月预测:

    潘向东:15.6%

    ● 新增贷款

    预测均值6075亿元 环比上升

    6月新增贷款规模有望小幅扩大。

    调研数据显示,6月新增贷款预测均值为6075亿元人民币,中位数为6000亿元,均高于央行公布的5月份规模(5516亿元)。其中,瑞穗证券给出了最大值7500亿元,招商证券给出了最小值5300亿元。

    陈超表示,5月贷款新增量环比4月少增近2000亿,从新增信贷结构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下降,已经滑落至2008 年以来的新低,在通胀没有快速回落之前,货币信贷增速将不会有明显提升。

    自从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以来,社会融资总量明显减少。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增加4.19万亿,同比少增3225亿元;前5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3.53万亿元,同比少增4800亿元,减少了11.66%.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5月新增贷款(5516亿元人民币)

    最佳预测:5500亿元人民币

    滕泰:民生证券

    5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6月预测:

    滕泰:7000亿元人民币

    ● M2

    预测均值15.2% 有所上升

    随着新增贷款规模增长,6月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有望加快。

    调研数据显示,6月M2同比增速预测均值为15.2%,略高于央行公布的5月水平。其中,中信建投给出了最小值14.8%,兴业银行给出了最大值15.7%.

    陈超认为,我国目前流动性偏紧,短期无放松迹象。从季调趋势来看M1仍在下行通道之中,而M2增速已经出现了一定反弹迹象,但从同比数据来看,货币增速短期可能还要保持相对低位。

    据媒体报道,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京出席一论坛时称,中国M2一直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是受流入资金推动,而且中国M2绝对值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均是全球最高的。

    自从年初政府将抑制通胀作为宏观调控主要目标以来,央行从年初到现在已经两度加息,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大中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5月M2同比增速(15.1%)

    最佳预测:15.1%

    连 平:交通银行

    5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6月预测:

    连 平:15.5%

    ● 利率

    17家机构预测月内加息

    随着通胀形势益发严重,机构们对加息的预期就越强,其中2家机构预计央行会不对称加息。

    调研数据显示,给出7月末利率预测的17家机构悉数预测加息25个基点,届时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升为3.5%.

    机构们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判断出现分歧。考虑到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国泰君安和民生证券预计7月将出现不对称加息,在存款利率加息25个基点同时,保持贷款基准利率不变。其余15家机构预计7月末贷款利率加息25个基点至6.56%.

    民生证券滕泰表示,信贷投放节奏仍然严格控制,货币供给增速逐渐接近底部,非对称加息可能性加大。

    鲁政委预计7月份将会有1次加息,但不再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市场流动性紧张将较6月份明显缓解。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认为,货币政策短期内维持偏紧,7月加息一次的可能性大,三季度视通胀和增长态势可能再加息一次,准备金率上调空间仍然存在,但是上调节奏将比上半年显著放缓,“政策需要微调时,财政政策可能先行放松”。

    金融市场也对日益强烈的加息预期做出了反应。此前3周里,受二级市场飙升的利率倒逼,3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上调两次累计16.33个基点至3.0801%,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连续两周上调累计19.24个基点至3.4982%,而上周恢复发行的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较上一期上行9个基点至3.89%.

    月度最佳预测

    2011年6月利率预测(存款基准利率3.25%&贷款基准利率6.31%)

    最佳预测:存款基准利率3.25%&贷款基准利率6.31%

    潘向东:银河证券

    姜 超:国泰君安

    马 骏:德意志银行

    上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7月预测:

    潘向东:3.50%&6.56%

    姜 超:3.50%&6.31%

    马 骏:3.50%&6.56%

    ● 汇率

    年底看至6.3

    调研结果显示,机构对2011年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均值为6.27,与上月调研结果基本持平(6.29)。其中,民生证券预计升值幅度最大,给出了6.13;中信建投预计升值最少,预计年底汇率为6.4.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周一公布,2011年7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661元,该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走低24个基点,人民币汇率由此再度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

    与此同时,截至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连续5个交易日走高,这也进一步显示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强势。

    自2010年6月20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比升值幅度约为5.3%.

    ● 政策

    政策进入观察期?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用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替代了此前的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已进入政策观察期。

    沈建光预计将维持“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基调。在他看来,当前中国“硬着陆”风险尚小,通胀与房价拐点仍未出现,紧货币仍需坚持。“但由于早前多次频繁上调准备金率已经导致中小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基本上没有剩余,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早已高于基准利率,提准对控制信贷影响将甚于加息。而及时提高存款利率将有助于缓解长期以来的负利率,是对抗通胀最为有效的方式。”

    因此,沈建光认为,在货币政策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对经济增长影响小,抗通胀效果更加明显的价格型工具,“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央行至少还会有两次加息,一次准备金率上调”。

    连平也指出,考虑到经济增速有放缓迹象、下半年物价涨幅有望逐步回落以及货币信贷增速明显下降,前期紧缩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预计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的总体基调,但收紧步伐有所放缓,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使用频率降低。

    不过,陈超表示,通胀如果如期回落,政策可能会有所放松:“下半年政府可能会着手理顺要素价格,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由上半年‘控通胀为第一要务’转为‘保增长,防通胀’。下半年信贷有望适度放松,利率和准备金率调整进入尾声。而财政支出的加速或在下半年加速对国有企业投资的支持”。

    鲁政委则认为,未来政策将由“主动收紧”转向“保持中性”。他指出,经济平稳回落,但物价仍在高位、新涨价因素还不断出现,表明未来宏观政策应由前期的“主动收紧”转向“保持中性”。

    “‘保持中性’不等于什么都不做的‘观望’,而是如果有新增流动性注入,仍应继续回笼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水位’不变;如果通胀率继续上升造成市场通胀预期上移,仍应加息以保持实际利率水平的大致稳定。”鲁政委说。


责任编辑:花子

报名咨询电话:    传真:010-62969077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68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1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