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科目的系统性很强,前后的关联性也很大,考前学习复习什么,看书为主还是做题为主?注册会计师《审计》哪些章节应该重点掌握?
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审计就是这样的,只有带着问题看书,注会《审计》教材才会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有兴趣。在考前这短短的几天,还是临阵磨枪的好时机,复习不充分的考生要牢牢把握这几天,看了下面的内容,很可能改变你一年的命运。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很主观的科目,并没有想象中背的那样多,主要考点是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这部分在书上只是列示诸多条款,考前我们应该“做题+看书”两者同步。
1、做题
建议掌握两类综合题:1.目标、认定、程序;2.审计报告。建议使用近3年的历年真题,就看综合题,充分掌握其做题要领,考试时知道怎么答题。
第一类题,一定要准确识别认定,写出对应的审计程序,一般在试卷中出现的都是高估的情形,多做风险识别、风险应对、企业销售、生产、现金那几个循环相关的综合题。
第二类题,几种审计报告严格按照定义判断,掌握审计报告(标准、保留、否定、无法表示意见)的要式内容。
上述两类题型做错的地方,一定要做标记,写清自己出错的原因,越细致越好,这些反复出错的地方恰巧就是考试中反复考查的关键点。
2、看书
第一,可以每天看一下重点章节,对于考前速成很有成效,考前的高压状态会提高记忆力。
第二,发现易混的知识点后可以互相比较发现差异,易于理解。如,总体应对措施和舞弊的总体应对措施,了解内容与控制测试的区别等等,在教材关联的地方均标记页码,便于给自己提个醒。
▎本文系注会更easy团队原创作品,作者小欧。
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