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中国CPA在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阶段 » 学习资料 » 复习指导

王霞:一年一度碎碎念 ——2022年注会考后复盘
      2022-09-23 16:08:34         

2022年第一次注会考试落下了帷幕,考后第一时间,各培训机构微博账号、大V们就开始考后复盘,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各平台为了彰显自己对出题和考试的高度熟悉而对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所付出的努力。

每每看到这一点,我就联想到一个会计学的知识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每个人都想追求二者的完美融合,高及时性+高可靠性。但不幸地,硬币永远有两面,越及时(即越快)的消息,往往含有更多的“估计”,可靠性下降了,当然反之亦然。所以二者之间,永远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

但广大的考生,就像广大的社会股东一样,对信息披露者发布信息的及时性要求远高过可靠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总有人在备考阶段催促课件的更新,但大部分考生又跟不上课件的更新,从而总是弥漫着一种远超出题目本身难度的焦虑。

每年在《审计》课程的教学中,讲到“会计估计”和“审计的局限性”(从而引申出“合理保证”和重要性)这些知识点时,我会提及这种平衡。还会讲一个“小男孩玩火柴”的故事:

小男孩独自呆在家里一天,晚上妈妈回来时,他赶快给妈妈道歉:“妈妈,对不起,在你不在家的时间里,我玩火柴了。”

妈妈看到家里并没有发生事故,又想鼓励孩子的探索心,所以和蔼地回答:“没关系,宝贝,你很诚实。顺便问一下,是不是每一根火柴都能打着呢?”

男孩看到妈妈没有生气,开心地回答:“当然了,我试过每一根火柴了,没有问题。”

这个故事里,小男孩试着打着了所有的火柴(100%的细节测试),得到了一个高度可靠的答案(每根火柴都能打着),但这个答案已经决策不相关(不能用来决定是否应当接受这盒火柴)了。所以,会计估计永远存在,上面说的那种“平衡”永远存在,那么审计,又如何能做到“绝对保证”呢?

说到现在,似乎我还没有步入正题:对今年的考题怎么看。我其实是想用前面大量的文字,重申一个我在课堂上说过无数遍的这门课的特点:审计学里,没有专业知识,只有用专业术语表述的常识!这些术语的例子包括:合理保证,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模型的各个风险要素,分析程序,函证,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细节测试……,你试着列举一下,绝不会超过二十个。但就是这不超过二十个的术语,构建了审计学的整个知识框架,扩展成了我们的接近3厘米厚的教材,形成了多年来稳定不变的考题中的核心。根据北注协培训网提供给我的考生回忆版考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这些术语占到考试分值的80%以上,换言之,如果这些术语里,大部分内容你不理解的话,就不用去考试了!

我在课堂上也多次提到,受到三年来疫情的影响,广大考生都是在一种高度焦虑、不确定的情绪下备考的,你以为这种情况出题人不知道吗?你以为出题人、业界大咖、甚至准则的制定者,这些显著影响审计理论和实务,从而影响准则、教材、考题的人们,他们不会焦虑吗?在这样的情绪下,各行各业都不大可能做出较为长期的决策,也不大可能进行大的变革,毕竟维持现状已经不容易了。所以,最近三年,审计准则没有大的变化,而考题的难度较低,风格也非常稳定。

审计试卷包含四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如果让你按难度排序,你会怎么选?

我给的难度排序是:单选题<简答题<多选题<综合题。

单选题基本上都是考教材里标准答案非常明确的知识点,最近三年,基本上来自教材原文,不怎么结合实务,每题一分。也正因为简单,有些考生,特别是老考生,容易忽略,他们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较难、却不那么容易考到的知识点(例如,货币单元抽样的具体应用案例)上,但往往发现其不仅弃易求难,而且舍本逐末,倒不至于在考场上做不出这些题,但由于较少练习而不够熟练,往往消耗了大量时间,让后面的答题过程变得狼狈。所以,在日常学习里,关注重点是很重要的。我曾在课程上用“四象限”对知识点进行了区隔,即重要且简单的(例如单选题里的考点)、重要且难的(理实结合,可能出现在综合题),不重要且简单的(学习时看与不看皆可,即使看了也不会消耗太多时间,例如第五章的一些内容),不重要且复杂的(例如前述货币单元抽样的具体应用)。其中第四种是最需要考生好好识别的,这类知识点大量消耗考生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侵蚀信心,但如果不看一遍也说不过去。所以我的建议是:对第四类知识点,要注意控制精力投入,看一遍书,能看明白即可,后续进行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大胆跳过了。

为什么我会觉得简答题比多选题简单多了?首先,简答题里,没有干扰选项吧?所以只要你的表述没有原则性错误,同时尽量用术语(就是前面提到的全书里不超过二十个的专业术语),就能得分。近几年来,一道简答题里,有五问或六问,基本上每问1分,每题约6分,每卷约6道简答题。每问都是“……对不对(是否恰当,是否违背……准则,等),如不恰当说明理由”这种句式,前面判断占0.5,解释占0.5。但事实上,我以一个专业教师(所以也是专业的出题人和判卷人)的身份推测一下,往往判断正误的权重更大,也就是说,如果你判断错了,很可能解释就没人看了。

从涉及的知识点来看,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道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管理(第二十一章)的简答题,和一道关于职业道德(第二十二、二十三章)的题目,这三章与其他章节的逻辑关系并不紧密,也比较简单,所以我在今年的授课中,把这三章的讲授提前到第一章之后,就是为了帮助考生拿到这两道简答题的12分,以免按章节顺序讲授,学生在学到最后时进入倦怠期,甚至可能弃课,从而丧失这不那么难得的分。今年考完根据我收到的反馈看,这样安排是合理的,考生在这两道专题性的题目上,至少做完后自我感觉还不错。

其他的简答题,每年可能都有变化,但“重者恒重”的规律告诉我们,审计实务当中关注的内容,就是考试的重点:比如审计报告(今年考到了),关键审计程序(例如函证),特殊事项等,这些知识点可能不会年年考,但我估计,最多隔一年就会出现一次。在回答的时候,记住我总说的,掌握“有审计特色”的审计程序,包括函证、分析程序、截止测试、监盘,特别要掌握跨章节的综合掌握和应用(如函证出现在第三章审计证据,第九章(应收账款的函证),第十章(负债的函证),第十二章(向银行的函证)),那么应对简答题就没有问题。

至于多选题,我觉得是心理难度>实际难度的,CPA的考试规则里,只要你给出的不是正确答案,无论多选、少选还是错选都不给分,而你也不知道每一题的正确选项是几个。最近三年,经常出现去年的单选题,今年改成多选题,或反向操作的情况,充分说明,其实多选题本身难度并不那么高,只是这个不定选项数的题目和非全对不得分的规则弄的人焦虑,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全方位去巩固一些最基本、也就是前述重要且容易的知识点,增加自己做多选题时的把握。

关于综合题,我每年讲课都会有专题去讲,最近几年出题套路太一致了,只是面对的被审计单位行业有着明显的与时俱进的特点,比如今年,就有考生告诉我,考了直播带货行业。另外还是要提醒考生,千万不要被“综合”这两个字吓住了,“综合题不综合”,体现在问题的每一部分,每一部分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之间,都没有什么内在联系,绝不存在上一问不会,下一问就做不了的情况。我认为大多数考生的问题,可能往往是时间不够、或长时间考试到最后太累了,所以没有能很专注冷静地分析题目和表达答案。让我再进一步猜一下,可能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恰恰是在多选题上“纠缠”了太久,不停修改答案。但我个人在做学生的时候,总是不敢改选择题,基本上逢改必错的。

综上,针对这几年的大环境、审计准则的相对稳定性、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在应对审计考试时,认真地做最近至少3年的真题,是十分必要的。我还是建议考生们不要太纠缠于那些各种辅导老师出的“模拟”题,因为按照纪律,我们知道的每一个辅导老师都不能参与出题,这是一对“不相容职务”,所以每一道模拟题都是“像我不是我”的。以不变应万变,是我给各位发自心底的忠告。祝愿各位能在学习中,不仅通过考试,更能寻找到真正的内心安宁。

● 2023年注会“新考季课程,强势来袭!”,购买23年即送22年>

● 名师教学、基础精讲、小班授课!23带学通关班,火热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老师微信

限时福利

640.png

备考干货资料


报名咨询电话:    传真:010-62969077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683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103号